工程设计和工程管理是两个不同的工作主体,二者如果能够很好地结合并融合发展,作用很大。从项目经济的视角来讲,工程设计和工程管理的融合发展,将会产生两大作用:一是有利于为工程项目创造更多的价值;二是有利于实现工程项目高质量建设的目标,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作出更大的贡献。从工程咨询企业的视角来讲,工程设计和工程管理的融合发展,有利于开拓新的创新发展空间。所以,工程设计和工程管理融合发展的意义非常深远。
今天,我要讲两件事:一是探索发展的方向;二是探索实现发展方向的路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专业人士)分工以及分工细化后出现的碎片化问题。那么,数百年来国际建筑业产生了哪些新变化?出现了哪些新的专业人士?首先是建筑师(Architect)。建筑师最早的名称是总营造师,甲方请总营造师来帮其策划、设计、采购材料、雇佣工人、组织施工等,当时虽然也叫建筑师,但和今天的建筑师内涵不一样。
17、18世纪,意大利出现了巴洛克艺术,建筑业界也出现了巴洛克的设计风格。巴洛克建筑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感,喜好富丽的装饰、雕刻和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来表现自由的思想和营造神秘的气氛。巴洛克建筑艺术的诞生,把原来的总营造师分出了一条分支,即建筑设计。这些从事建筑设计的被称为建筑师,但这个建筑师跟原来的总营造师又是两个概念。
18世纪,随着材料、力学、土木工程的发展,特别是桥梁的出现,产生了结构设计,后来形成了结构工程师。有关资料表明,中国第一座吊桥四川大渡河泸定铁链吊桥于1705年修建,目前仍在使用;欧洲第一座铁链吊桥是英国的蒂斯河桥,建于1741年。桥梁的出现,推进了力学结构的专业分工。
19世纪,由于工厂建筑以及机电等设备的出现,诞生了设备设计,设备工程师应运而生。另外,国际上最早与造价相关的是工料测量师(QS),诞生于1834年;1868年,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RICS)诞生。当时怎么会出现测量师呢?是因为英国西敏寺皇宫被烧,要重建,需要计量工程的数量、进度,有关价格,所以就产生了测量师。
20世纪,随着工程管理的兴起,产生了项目管理和一些其他的工程管理。几百年一路走来,专业越分越细,出现了很多专业和专业之间、不同设计之间的矛盾,就产生了分工细化,出现了碎片化。
现在,我们谈工程设计和工程管理的融合,就是为了解决建筑业碎片化严重的问题。机械制造业造汽车、造飞机,设计者也是它的整个制造者,不像建筑业的两层分离或者多层分离。今天,我们谈设计和管理的融合,就是因为碎片化产生了很多问题,必须要使它们融合。国际认同的融合,包括Mix、Combine、Integrate、Integration,即集成、整合、一体化、综合。其中,Integration更体现了融合的意义,就是不要让工程设计和工程管理作为两个不同的主体来做,并且相互很不配合,各唱各的戏。融合发展,不单单是一个中国的术语,国际上称它为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近10多年来,国际上融合发展在各个行业中非常普遍,推进行业发展就必须走融合发展之路。近些年来,为了推进融合发展,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意见》中的融合发展用的就是国际上的Integrated Development;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把更多优质内容、先进技术、专业人才、项目资金向互联网主阵地汇集,向移动端倾斜,要以先进技术引领驱动融合发展,用好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革命成果。《意见》提出,融合发展包括媒介的资源、生产的要素要有效地整合,要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所以,融合发展在其他方面都非常普遍,不单单是建筑业的融合发展问题。2018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媒体融合发展总的概念和思想。他指出,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对于建筑业来说,融合发展就是工程设计和工程管理不要由不同的、完全独立的单位承担,要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数百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建设不断出现新的合同模式,从最早的施工、委托施工、委托设计、施工总包、施工分包,到工程总承包、总承包管理,再到现在国际上都在研究的IPD,在合同模式方面不断出现新的名称。
另外,工程建设不断出现新的生产组织模式。生产组织模式和合同模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就不是一个合同模式,而是一个生产组织模式。这句话现在说来很容易,但实际上在这几年的推进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工程设计和工程管理的融合发展,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是整体性治理。整体性治理理论和市场的需求,推进了工程设计和工程管理的融合发展。
全过程工程咨询,是中国文件的提法,国际上称为生命周期工程项目顾问。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文件发布后,社会上有很多不同的解释,全过程是怎么一个过程?是一个小过程还是一个大过程?工程咨询是项目管理还是造价,是1+N还是其他,等等。所以说,全过程工程咨询不能根据字面去理解,国际上很清晰,是生命周期。生命周期对建筑来讲,就是从项目没有,到想要有、想要投资、想要在某一个地方建设,一直到建设、运行、拆除、土地恢复原状。我们所说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国际上的名称、学术名称都是生命周期工程项目顾问。
这些年来,我国不同的社会组织、团体出了十二三种不同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团标,很多体系、很多内容都不一样,但是没有出过国标。国际上有没有生命周期工程项目顾问的标准呢?没有。所以,我和有关领导也说,我们不要再去搞第14个、第15个团标了,搞到后来只代表某一个团体。为什么国际上没有生命周期工程顾问的标准合同,也没有收费标准呢?因为它不是一种合同模式,而是一种生产组织模式。它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指导,针对工程项目的组织问题、管理问题、技术问题、设计问题和施工问题、项目实施问题和运营问题融合解决。不要小看这些方面,譬如说组织问题。1988年上海建造地铁1号线,当时甲方指挥部在衡山路10号有2400多人,当时我也在参加地铁1号线工程管理的一些设计和规划工作,我们发现,上海地铁1号线虽然只有14.7公里,但2000多人对付不了它。当时,1号线地铁的问题很多,在地铁指挥部开会,我就提出上海地铁建设要想很好地发展,首先要解决的不是盾构的问题,也不是地铁的7个、8个信息系统的问题,最核心是组织问题。所以,在融合当中,组织问题是第一位的。融合总的思想就是将项目前期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期的问题,作为一个工程项目生命周期整体系统地分析解决,即把工程设计与工程管理顾问问题整体性思考,而不是设计单位只考虑设计,管理就考虑进度控制、投资控制,这两者是分别的工作主体,并且也没有很好地联系。
另外,是工程设计和工程管理顾问的关系。在国际上,工程设计是工程顾问,工程管理也是工程顾问,这两者是两种不同的工作主体,一个工作主体负责设计,另一个主体负责整个工程管理,这两个关系要推进融合。融合法则就是推行以设计引领的工程顾问服务,要以先进的组织、管理、技术,引领驱动融合发展。
近年来,全国召开了很多全过程工程咨询论坛,我也参加了不少,论坛的规模越来越大,有的提项目管理一体化、有的提以项目管理为龙头+其他,等等。也有造价公司提出,以造价为龙头来引领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管理能引领设计吗?造价能引领设计吗?最近几年,行业召开了那么多的论坛,那么多的协会、学会出了那么多的团标,但思想尚未统一,往往都是从局部的利益再提出1+N的名称。所以,要融合就必须是以设计引领的工程顾问服务。推行以设计引领的工程顾问服务,并不是说工程管理单位要去监督设计,而是要以先进的组织管理、技术引领来驱动融合发展。
要从项目经济的高度认识项目。什么是工程项目?项目是价值创造和社会变革的基本手段。项目经济的英文:Project Economy。对于项目经济,不要从它的字面上理解,它不是项目的经济,而是要怎么用项目经济的理论来驱动融合发展。多年来,全过程工程咨询在推广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现象:一种是被异化。所谓异化,就是不按照本质去理解、去执行,仅凭想象,脱离本质去表达。譬如,现在在有些行业中,提出要出示全过程工程咨询证书,行业忙着搞全咨考试、发证书;有些提出要编制标准,目前团标就有十几种;有的提出要编收费标准,认为没有收费标准无法做全过程工程咨询……这些错误的观点,脱离了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本质。另一种是内卷化。内卷化就是没有实质意义的消耗,内卷化无法进行质变的量变。全过程工程咨询出现的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把一个生产组织模式理解成为一种合同模式,如果是合同模式,就要有收费标准等,这在国际上是没有的。
在国际上,生命周期工程顾问的组织模式有三种:A模式,业主与一个工程项目顾问企业签约;B模式(1),业主与工程项目顾问的联合体或合作体签约(由设计和管理咨询组成,设计为主体);B模式(2),业主分别与几个工程项目顾问企业签约(分别与设计和管理咨询签约,设计为主体)。
第一种A模式是整个生命周期的工程顾问。业主与一个工程顾问企业签约,这里的顾问不是工程管理顾问,是工程顾问,包括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项目管理等等;另外,也可以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大型工程顾问公司,它来做整个的工程顾问,全球采用这种形式的比较少,主要是在美国。受种种条件限制,A模式推广、应用得并不多。
第二种B模式(1)是业主不是和一个企业签合同,而是和工程顾问联合体或合作体签约。设计和项目管理单位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或合作体和业主签合同。在国际上,联合体、合作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法律上很清晰。联合体是Project Join Venture,是针对一个项目的紧密合作,有福共享、有难共当。合作体是不同公司合作来为一个项目作顾问、设计、投资、项目管理、造价等等,但是利益分得清清楚楚,项目结束以后,可能有的公司赚钱,有的公司亏损。项目联合体与合作体的方式在欧洲非常普遍,因为欧洲大部分的设计院不叫设计院,而叫设计事务所,1个人设计事务所、5个人设计事务所、10个人的设计事务所多的是,像中国的千人、万人设计院在欧洲基本没有,他们如果要做生命周期工程顾问,通常采用B(1)模式,融合起来组织联合体或者合作体。
第三种B模式(2)是业主分别与设计企业或者工程管理咨询企业等签合同,但设计为主体。这些企业之间既不是联合体关系,也不是合作体关系,他们是加强合作,要走融合之路。
三种方式比较起来,第一种模式是非常完善的融合,融为一体,但这种模式除了美国,其他国家采用的比较少;第二种模式,联合体和合作体也是一种融合模式,但对项目管理咨询企业或工程造价企业来说,要走融合模式就要被兼并,这种模式也不是普遍的规律。第三种不组织联合体、合作体,但是大家愿意共同合作,到一定的基础上再很好地形成联合体、合作体。所以,要加强工程设计和工程管理咨询的融合,工程管理企业就要尽量与设计单位合作,形成联合体或合作体,而不是去兼并设计企业。工程管理企业争取要做大项目的工程管理,而大项目的工程管理的第一发言权往往是业主听设计的。
所以,项目管理单位、造价企业不要总想着引领全过程工程咨询,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引领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就是设计。有个案例,是讲某一城市机场建设的设计与项目管理公司合作不愉快,建筑师说,我不要你来参与我们的设计管理;项目管理公司讲,书上写着、老师都讲就是要项目管理公司来管理设计。建筑师说,你都不懂设计,怎么来管理、怎么来监督?这些矛盾就是我们讲的内卷化,无序的、没有价值的消耗。所以,我们要努力推动融合发展。
对工程管理企业来说,要走融合发展之路,首先不是你去拥抱谁,是你要接受设计单位跟你的合作,不是你是引领者、是老大,我来拥抱你,而是要把设计的工作主体和项目管理、工程管理的工作主体很好地在组织、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融合。国家有关文件当中提到全过程工程咨询有几种方式,其中一种是兼并,于是很多监理公司看到哪个设计单位比较便宜就买下来,表示自己不仅仅是项目管理单位,也是设计单位,就实现了融合,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我认为,只有大型、超大型设计企业才可能走A模式;设计企业和工程管理咨询企业合作,是第二种B(1)模式;比较分散的合作是第三种。这些都是不同的融合发展的道路。我们在管理科学中一直讲,管理模式、合同模式就像百花园一样,它有不同的花,不是一种花。
艾奕康(AECOM)是全球最大的设计公司,你要去兼并它,可能吗?根本不可能;你说要拥抱它、引领它,也根本不可能。AECOM现在的组织结构,不像我们的设计院,有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两年前AECOM有10个部门,有一个是研究区域经济,工作的对象不是做一栋大楼、一个工厂,而是做一个城市的一个区域。他们研究的是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在这个区域当中以哪种产业为主?所以, AECOM有区域经济部、产业经济部、城市规划部、城市开发与经营部,等等。国际上讲,一个城市的市长往往是在经营一个城市,不是你在当领导,而是如何经营这个城市。另外,AECOM还有项目策划部、有城市设计部、交通规划部,交通方面有航道、公路、铁路。所以,像AECOM这样的公司,一个项目管理公司去引领它是不可能的,AECOM就要走A模式。但是,A模式风险也很大,所以国际上像AECOM这种特别大的设计公司也是为数不多的。除了A模式外,后面的两条融合之路对于设计单位来讲是很广阔的路,对于工程管理咨询单位、造价等咨询单位都是一种很好的合作方式。AECOM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综合解决方案,提升区域的竞争力,不仅仅是做一个简单的项目,而是实现区域全面可持续发展,所以它的立意很高。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发展至今已有10余年,其核心是针对新公共管理引发的“碎片化”(Fragmentation)所提出的治理方式,主张通过有效协调与整合,使多元主体彼此的政策目标连续一致,政策执行手段相互强化,达到合作无间的目标的治理行动。整体性治理,对于我们研究和做好工程设计与工程管理的融合发展是一种很好的指导思想。